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and method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and amalgamation of them fro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irtual logistics alliance,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supply chain, points out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广州到松原物流, it also predicts the main research trend in the field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irtual logistics alliance.

Key words: virtual logistics alli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ummary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和企业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起多,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条块割裂、单打独斗的物流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企业为了抓住转瞬即逝的物流市场机遇,通过提供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共享资源、技术、信息,快速构建临时性联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在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虚拟物流联盟的应势而生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分布在概念内涵、组织模式、伙伴选择、信息平台、风险等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对虚拟物流联盟这一组织进行整体评价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迎合了参与虚拟物流联盟的各个成员的客观需要。

1虚拟物流联盟绩效评估现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虚拟物流联盟的内涵进行阐释,本文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认为虚拟物流联盟是虚拟联盟思想在物流方面的延伸和应用,它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由一系列物流企业通广州到梧州物流过资源和技术共享,优势互补而结成物流组织的产物。要有效地实施虚拟物流联盟管理就必须对虚拟物流联盟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虚拟物流联盟中各盟员提供自己的核心能力,从事物流活动中最具优势的物流功能。因此,虚拟物流联盟实际上是一种物流的供应链,兼有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的特征。由于目前对虚拟物流联盟绩效评估的相关文献比较少,本文将从物流企业、供应链及它们的结合入手,进行虚拟物流联盟绩效评估的综述。

1.1物流企业与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物流企业及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1.1物流企业方面

(1)财务评价角度

高永莉[1]从财务角度出发选取关键性指标。评价内容大致由财务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构成。指标容易量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忽略了其它非经济因素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2)物流功能评价角度

周涛[2]认为物流企业绩效主要指物流企业行使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功能的能力,因此其绩效评价体系也应主要包含直接或间接与此相关的各项指标,如市场实力、库存、配送、采购、客户满意水平等。

(3)物流服务评价角度

胡健,史成东[3]把物流服务看作一种商品提供,从服务水平、财务和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区位优势几个方面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指标。程国平,刘世斌[4]以服务质量为导向,将物流绩效指标划为服务前质量、服务中质量、服务后质量三个方面。其中各个门类下辖的二级指标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动态性。

(4)综合评价角度

曹冬清等[5]抓住物流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从库存功能佛山到湖州物流、配送功能、市场实力、用户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陈建木,苏朝辉[6]关注物流企业运作的外部环境,在平衡记分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出从财务、顾客、学习与发展、内部业务流程、外部利益相关者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的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张仁杰[7]分析了物流行业的特点及要求,突出了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估应重点关注顾客方面,并从财务、顾客、员工三大方面的关系作用选取指标。李晏暾[8]从客户满意水平、成本水平、物流服务水平、财务水平、信息水平、发展能力等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1.1.2供应链方面

前文已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估现状进行总结,下面主要从整体上对供应链绩效评估成果进行归纳:

席一凡等[9]从用户满意度、信息共享程度、物流一体化水平、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姜阵剑,张园[10]认为供应链绩效是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的结合,将供应链绩效分为各节点企业经营绩效、节点企业之间协调绩效、顾客满意度三个方面,突出了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绩效作为内部绩效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性。钟婷[11]从企业内部和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包含企业财务指标、内部战略性指标和外部战略性指标的新体系。强调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并用下游企业对其相邻的上游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质量评估表征其外部供应链运作绩效并给出量化公式。霍佳震、马秀波[12]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时间序列出发,结合不同的关注主体,从结果层、运作层、支持层三个方面对供应链绩效进行整体把握。他将流程的思想融入其中,便于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绩效的持续改进。此外,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从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完美的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管理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等方面评价供应链绩效。目前,国内外多家公司已经较好地运用该标准完成对供应链的绩效测评。

1.1.3虚拟物流方面

陈娜[13]从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出发,认为虚拟物流绩效衡量体系由供应链能力、虚拟物流组织绩效以及成员企业绩效三部分组成。他只构建虚拟物流绩效的大体框架,具体指标还需进一步完善。

1.2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能得出比较准确、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目前,对物流绩效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绩效的评价方法比较多,比如粗糙集法、熵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法,等等。本文选择其中比较典型的方法进行介绍。

1.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评价与决策方法。陈子侠[14]、陈治亚[15]等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估。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因素之间两两相对重要性比较判断一般由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提供,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1.2.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通过隶属度函数确定单因素的影响,然后综合各个因素对评价对象作出科学判断。张颖敏等[16]构建物流企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李贵春等[17]通过引入时间参数K,建立一个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本方法能较好解决评价因素的参数值无法用数据精确表达的问题。

1.2.3神经网络法

神经网络法从人脑生理结构出发,模拟人脑信息处理的功能。冯云等[18]利用神经网络法建立军事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模型。陈晓利等[19]提出将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物流绩效评价,以解决BP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席一凡等[9]通过对输入变量模糊化处理,构建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

1.2.4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种对若干同类型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与效益方面比较的有效方法。李冠等[20]基于DEA法进行基本指标与计算指标的设置,指出运用DEA法进行绩效评价的技术路线。何忠伟等[21]提出了一种结合DEA、博弈论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对供应链流程进行绩效评价的参考基准。俞杰等[22]融合层次分析法和DEA法,提出聚焦供应商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时,无需进行量纲统一化。

2总结与展望

虚拟物流联盟从产生到发展不过十几年,对虚拟物流联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联盟构建、伙伴选择、利益分配、信息平台建设、风险防范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虚拟物流联盟运作涉及的某些方面或环节入手进行深入探讨,它们是进行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虚拟物流联盟绩效的水平。但是目前少有学者对虚拟物流联盟运行牵涉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它们相互之间关系及各个要素对整体的影响。本文从虚拟物流联盟与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的联系入手,对物流企业、供应链及二者融合体的绩效评价进行综述,以期对虚拟物流联盟的绩效评估抛砖引玉。

随着虚拟物流联盟的不断发展,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将引起更广泛的关注,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1)对虚拟物流联盟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虚拟物流联盟作为科技进步的新兴产物具有与以往诸多组织形式不同的属性、特征。通过理论上的探索与创新,正确把握虚拟物流联盟的内涵与外延,并对虚拟物流联盟绩效评价内容进行界定。

(2)对虚拟物流联盟的具体实践进行认真总结。国内外一些先进的企业通过构建虚拟物流联盟,提高了利润、降低了成本,占领了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标杆效果。通过对虚拟物流联盟的实证分析,便于把握其运作、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建立适合虚拟物流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对虚拟物流联盟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准确选择及合理优化。用于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其功能与适用环境不尽相同。分析虚拟物流联盟的特征及其与其它物流组织不同之处,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思想和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或对现有的评价方法实施优化。

(4)强化对数据收集渠道的技术支持。虚拟物流联盟是基于市场机遇而建立,当任务完成时则自行消失,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对其进行绩效评估要更加注重实时性,因此,必须加强对与数据收集相关的技术开发,比如完善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异构数据库交互等技术。

(5)着力研究如何构建虚拟物流联盟的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虚拟物流联盟应势而生,自身能力、所处环境、工作目标各不相同,加之其发展历史比较短,需要建立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设立相应标准,引导和规范虚拟物流联盟的运作与管理。

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的物流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现代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物流行业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这就对高职物流专

213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7日

物流金融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物流企业由于

237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9日

启动西北物流业“引擎”

4月24日,国务院正式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份2009~2011年的3年规划,作为全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唯一服务业规划,西北地区被列入九大重

232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5日

烟草行业物流费用核算探析

摘要在烟草行业中,物流费用历来备受关注,其行业内部的一体化建设也使得其物流方式从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转变。文章从烟草行

496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2日

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评价

摘要为了掌握配送中心的运行情况,提出一个适合于配送中心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文章阐述了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及

301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1日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市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各高校很多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222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11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