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政府推动作用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通道网络不完善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等严重制约着粮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分析黑龙江粮食物流深圳到临汾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政府在发展和完善粮食绿色物流体系中的推动作用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阻碍我省粮食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广州到林芝物流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1. 黑龙江省粮食绿色物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黑龙江粮食绿色物流体系中存在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1粮食物流的管理体制政策问题

我省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省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1.2粮食物流管理思想认识问题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1.3基地建设设施不完善,技术落后,流通效率低

近几年来, 按粮食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黑龙江省粮食流通行业在企业规模、集约化程度、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省发展绿色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粮食购销企业设施的配套能力较差,散粮运输设施有限,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影响了流通效率。

1.4粮食物流管理技术问题

相对而言我省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粮食物流的特点是量大、点多、面广、时间性强,粮食物流涉及的部门、人员也多,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黑龙江粮食物流体系目前缺少的就是这种统一性。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 粮食物流运作和管理上各行其事,交通部门执行自己的规则,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 其结果当然是国家利益的损失。

2. 政府职能的缺失阻碍粮食物流三位一体的共进,影响粮食物流体系发展

现代物流体系具有三位一体的共生共进性。物流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都伴随着几个不可缺少的经济条件,发展轨迹具有明显的三位一体的共进性,即国家的有关物流发展法律和政策、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物流企业现代管理和服务必须共生共进,才能保证现代物流的顺利发展。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规划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保证。政府职能的缺失阻碍着粮食物流三位一体的共进,是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的根本原因。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产业的发展面临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在粮食物流规深圳到达州物流划、粮食物流政策、粮食物流法规建设、新技术运用和推广等还存在着缺位。

3. 政府推动发展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3.1加强粮食物流体制创新和实践探索

粮食物流体制创新要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垄断、促进粮食仓储设施的社会化和运输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实现粮食物流在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一是调整粮食行业结构。调整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设施布局,压缩过剩的粮食加工能力,重组资产、优化结构,促进粮食购、销、存、运、加五大环节的密切衔接和协调运作,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二是培育发展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食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3.2加快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3.2.1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的投入

黑龙江省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的仓容253亿斤。但从仓储能力的总体情况看,仓储设施的总体水平还不够先进,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

3.2.2重点加强“四散”设施建设

黑龙江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品种是大豆、水稻和玉米。这些大宗粮食由于数量巨大,非常适合散装运输,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应继续实行散装、散卸、散存、散运。

3.2.3科学组织粮食物流环节链中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运作

政府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要求,结合粮食产量、流量、交通、企业规模等情况调整粮仓、厂、站、点的分布,实现粮食物流科学合理。

3.3加强粮食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及应用

粮食物流信息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可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的全程管理。粮食物流自动化,可以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盈利能力。政府应继续积极引导粮食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网上交易,形成“大网络、大流通”的格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地方粮食网站,要有与银行、税务及海关等相关部门相连的电子网络,实现各种信息的快速有效流动,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

4. 发展我省粮食绿色物流的建议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我省粮食物流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教育的现状,讨论了目前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06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12日

传统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

摘要:根据经济迅速发展对传统运输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传统运输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的特点,讨论了我国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

266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9日

浅析邯郸地区煤炭物流发展

提要本文通过对邯郸当地煤炭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目前面临的机遇进行分析,可明确适合邯郸煤炭物流发展的思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关键词:邯郸;煤

294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8日

大数据背景下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着眼于我国物流行现在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基于大数据的云物流概念,笔者对大数据云物流模式做了简要的解析,指出

189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1日

粮食批发市场现行问题与物流对策

目前,我国的粮食批发市场还处于低级阶段,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有场无市”、设施闲置、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远不能适应我国粮食批发市场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441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6日

区域物流与区域出口的发展关系分析

摘要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探究贵州省物流与出口的发展关系,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贵州省物流和出口之间为单向因果关系,并未形成内在互动机制。从而

325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6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