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绿色物流 绩效 评价

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物流,但是在物流业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废弃物处理不当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燃料的大量耗费和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等等。进入21世纪,人们不再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是开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绿色物流也因此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的产生不仅能增加环境和社会效益,更能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零售巨头西尔斯公司的物流副总裁说:“逆向物流也许是企业在降低成本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了。”而逆向物流正是绿色物流的一部分,所以当今物流行业必须把发展绿色物流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绿色物流系统。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绿色物流的各项研究,尤其是中国进入WTO后外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其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然给我国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积极快速的开展绿色物流是我国物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绿色物流的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如何明确绿色物流的效益变成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企业有效实施和提升物流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绿色物流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

目前,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有多种说法。H.J.Wu 和 S.dunn认为绿色物流不仅包括正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绿色化管理,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

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将绿色物流定义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认识使其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使之最小化。

丹麦学者[16]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生态化管理”。

我国对绿色物流的定义见于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学者王长琼[4]较全面地概括了绿色物流的含义,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具有学科交叉性、多目标性、多层次性、时域性和地域性等特征。这里的“绿色”是指对减少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增加其再循环再利用的比例、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绿色物流的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起步较晚,绿色物流也仅仅停留在人们的观念上,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物流基础实施和技术上的差距。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投入,各种综合性的物流汕头到齐齐哈尔物流园区发展不够迅速。各物流中心都存在着资源闲置和浪费,这严重违背了绿色物流的原则。绿色物流的实施要以成熟的绿色技术为基础,而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整体设备水平低,各物流标准尚未统一,如,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不匹配、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不匹配等。这极大的影响了装载率及运输效率。在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方面上,我国尚未建立起全韶关到贺州物流面有效的大型信息平台,物流系统缺乏信息化、网络化上、自动化,物流信息不能有效的进行整合,从而制约了物流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绿色物流要求实施综合有效信息,利用物流技术和信息进行规划来提高服务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绿色物流理念和政策上的差距。虽然发达国家早已开展绿色物流,但是我国对绿色物流的理念仍然单薄,很多企业认为那是一个虚而不实的想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发挥自己的职能,在现有物流体制的基础上,构建绿色物流发展框架,制定诸如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控制污染发生源等相关政策和法规,从物流业整体发展上为物流系统绿色化夯实基础。按照绿色化的思路来规划全国的物流体系,是我国政府应引起重视的大事。

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物流研究不够成熟。我国物流业起步晚,造成了我国从事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较发达国家而言趋于落后,绿色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从事物流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绿色物流人才缺口、理论不成熟从根本上影响绿色物流的实施进程。

绿色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加快我国绿色物流实施步伐,有必要构建一个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明确绿色物流系统的效益性,帮助企业快速寻求一条实现绿色物流效益的有效途径是迫切需要的。绿色物流绩效评估需要借助财务指标,但财务指标应于绿色物流的目标、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并且在未来的市场这种不可预测的环境中是可以控制的即应遵循代表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实用性、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六大基本原则。对企业绿色物流进行绩效评价时,应从资源和能源利用、运营、环境三个方面来考虑绩效影响,构建绿色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1)运营指标,主要考核绿色业务流程的营运情况,绿色物流强调对环境的净化,通过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废弃物物流等方面加强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管理的力度,反映了物流运行的资源和效率。其绩效水平主要由装卸率、存货周转率、车辆空载率及及货差货损赔偿率四个方面体现。

2)资源指标。为了充分体现绿色物流的集约化原则,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其绩效水平由能源消耗率、资源消耗率、绿色包装使用率及退货利用率四个方面体现。

非财务指标。1)社会效益。指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收入与社会成本带来的损耗之差,即企业所提供的社会贡献净额,本文认为其绩效水平可以由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两个方面体现。 2)环境指标。绿色物流要求企业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将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其绩效指标主要体现在环保投资率、废物处理率及环境事故水平三方面。

结束语

佛山到十堰物流 绿色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为确保绿色物流能稳定、高效的发展,有必要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大的方面及运营、资源、环境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考量建立绿色物流的绩效评价系统。通过评价指标的建立,企业可以及时的明确绿色物流的效益,并从中找到实施和管理上的缺陷和实现机制,以此来提高企业绿色物流的运作效率,达到在实施物流作业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相关文章

《物流采购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物流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由教师控制,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围绕典型案例展开的案例式教学

330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4日

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信息化建设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小物流企业作为新兴物流行业中的绝对多数,它的信息化建设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该文对我国中小

227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2日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策略

电子商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兴起,十几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外围环境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迅速得

248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7日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策

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商务活动模式,而且对产业间的融合与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与传统商务相比,其低成本、高效率、集约型的交易模式,越来越受

204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5日

制造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

主持人语在我国,“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制造企业开始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视

248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08日

乌鲁木齐建设面向中亚“国际物流港

〔摘要〕地域辽阔的新疆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创造出了以石油、棉花、番茄、绿色林果种植为代表的“黑、白、红、绿的彩色经

235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07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