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物流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基于对未来的物流市场预期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它是由广义供应商(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产品的供应者)、广义顾客(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销售者、利用者、消费者)及广义物流服务商(工艺型物流企业、知识型物流企业),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纵向(功能型)和/或横向(规模型)整合而成的盟主型综合性物流服务联合体。简单地讲,协同就是“2+2>4”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物流联盟协同就是指物流要素(硬件和软件)的有机匹配整合及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单独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

Douglas Long(2006)指出,电子商务时代若物流不能跨越公司间部门发挥协调作用,许多商业功能都将受到影响。应运而生的物流联盟正是商业伙伴通过协同运作物流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故而备受理论界与实业界的关注。然而,研究结果显示,战略联盟实施成功率并不高,实践中人们期望的“2+2>4”的协同效应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出现,而且相同类型战略联盟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演变结果。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想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物流联盟形成动因及适合于中国实际情况的物流联盟协同实现机制。

二、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物流联盟的研究内容大多散见于研究供应链的各类文献中。代表性研究有:约翰・盖特纳(1998)提出了由市场、战略响应、文化能力、领导风格、信息技术五要素构成的供应链联盟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以物流整合作业,旨在通过在组织内部建立相适应的子文化和领导风格,将外部市场的动态性、企业的战略响应及企业内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好的协作和现实的绩效。汉斯・克利斯蒂安・波弗尔(2004)构建了包括战略决策、战略联盟框架、合作伙伴选择、战略联盟管理四要素的物流联盟模型,指出组织间物流联盟的目标是寻求时间优势、规模优势、科技优势、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鲍尔索克斯(2002)提出了一个以职能整合与信息整合的相对平衡为基础的物流组织演变五阶段模型,指出制造商与物料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销商之间创建和保持联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公司之间的相互信任。Douglas long(2006)研究了建立物流联盟需要克服的障碍并提出了物流服务使用者选择3PL公司的12条标准。Notteboom(2004)专门研究了港口与收货人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建立的战略联盟,发现联盟可以改善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提高相关各方的竞争能力。美国安德森咨询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战略部经理William C.Copacino(1997)最早提出“第四方物流(Fo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为4PL)”概念,“第四方物流”扮演着供应链整合者角色,通过集合与管理众多的物流资源、设施及技术来提供一个完全中立的供应链解决方案。Marlow(2003)构建了一个包括进行网络监管的“精干港口企业”(1eanport enterprise)、港口以及内陆终端等组织要素在内的综合性网络化战略联盟模型。

国内关于物流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物流联盟概念(徐寿波、侯汉平,2002,2003;李骏阳等,2003;贺盛瑜,2003;田宇、朱道立,2000;孙丽华等,2006);物流联盟动因(贺盛瑜等,2006;王嘉鹏,2007;郑毅延等,2006;彭本红等,2006;李骏阳等,2003;石晓烽等,2005;何凌等,2007;周万森等,2006);物流联盟模式(彭本红等,2006;戴勇,2003;侯汉平等,2006;岳公正等,2007);物流联盟管理(孙晓东等,2006;侯汉平、徐寿波,2005,2006;田宇,2007;骆艳江等,2003;刘群,2007;贺盛瑜、郭晓林、董一平、潘立亚,2004,2005。2006,2007;曾孟佳等,2007;2E雄等,2008;余福茂等,2007;汤银英,2007;封学军,2003)。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结论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国情,而国内关于物流联盟协同机制的研究又滞后于现实需要,尤其是缺乏探索影响物流联盟协同实现因素及因果关系方面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设深圳到达州物流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类型企业,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运输公司、仓储公司及其他专业服务商。所选样本以广西区内的企业为主,兼顾全国其他地区的企业,样本来源于公开出版的企业名录及万方数据库的企业名录中随机抽取的400余家企业,通过电子邮件、邮寄、留置等方式发放问卷。

问卷内容根据现有文献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力求简明扼要和浅显易懂以减少问卷填写时的麻烦。调查问卷表包括物流联盟动因、协同实现机制、协同实现制约因素、协同绩效等四大类共68个问题,物流联盟动因采取多项选择,其他问题则采取韶关到海口物流单项选择评分。评分结构为五级Lik-ert量表,即给出一个命题,要调查对象表明态度,1=非常不同意,2=不太同意,3=同意,4=比较同广州到铜川物流意,5=非常同意。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98份,回收问卷178份,回收率19.82%。通过对回收问卷的逻辑检查和技术审核,发现有20份问卷不符合要求,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58份,涉及不同类型企业148家,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四、研究结果

1.物流联盟动因

从1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企业结成物流联盟的动机的前9位依次是:“提高资源利用率”(89%),“需要一些互补性的资源创造新的业务发展机会”(80%),“扩大在现有市场的份额”(73%),“为产品/服务开拓新的市场”(71%),“一项新的业务需要吸纳多个公司的技能和经验”(56%),“达到决定竞争优势的本地覆盖密度”(53%),“向一家更有经验的公司学习技术/技能”(46%),“分享合作伙伴的品牌影响力”(42%),“其中一个合作伙伴做出的独特贡献是无法在可以承受的期限内独自开发或复制出来的”(41%)。

相关文章

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新性培养

摘要物流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综合体。面对目前物流管理人才紧缺的局面,国内的高等院校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状况,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培养出能够

336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11日

浅析网络购物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摘要中国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而呈迅猛发展之势,其中网购交易商品的75%要通过实物递送,但在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融合中,

212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09日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局限性研究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局限性研究摘要:1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构成与作用一般我们将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划分为供应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与销售物流管理三个构成部分,每个部分的功能各不相同。供应物流管理指向企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物料采购、运送、装

219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09日

物流组织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

摘要本文给出了广义的物流组织创新概念,对创新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作了类别分析,提出了降低物流组织创新中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若干对策建议关键词

201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06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