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在与一些物流企业管理者沟通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

壹线品牌专家组认为:伴随着WTO的逐步介入,美日等国外强势物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抢滩,中国物流企业正面临着变革与重新洗牌的局面。打造中国物流品牌,势在必行。如何打造物流品牌,关键要正视物流企业“产品”的特殊性、深入研究物流行业基本属性及该行业的专业特征;练好企业自身的内功,才是锻造物流品牌的核心。

检视物流业品牌基因

物流行业的品牌基因有它自身的特征。正如飞龙物流公司CEO唐淑萍女士所言:“只要有产品流通的地方就有物流的存在,物流行业其本质是为客户创造最大化的经营价值,核心是为客户设计降低运营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包括所配套的实施手段。物流品牌的价值体现是为客户带来最大附加值。”这个有很大市场共性的行业在中国如同一个同质化的产品一样普遍,很显然,物流品牌的建设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将物流企业的内在“产品”品质做实,才是物流企业的根本所在。很多物流企业正积极地以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和高科技、信息化的手段与国际接轨及突破,并试图与国内的同行拉开距离。笔者认为:此举不失为中国物流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

物流概念的延升

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后改称为“储运中心”。1989年4月,珠海到眉山物流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物流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物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同的企业之间,使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一体化。所有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方向。美国联邦快递、沃尔玛、IBM等企业在中国的表现,预示着中国物流将来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在国内不断地膨胀,尤其多数物流企业呈区域性特征体现,他们正在面对一个新世纪的挑战,由于WTO的介入,包括美、日等世界性的超级物流企业纷纷将眼光瞄准中国市场,国内物流企业正逐渐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最大的物流市场势必被更先进的、国际化的现代物流管理企业所代替。提高物流“产品”质量,打造强势物流品牌迫在眉睫。

物流业的品牌基石是什么

如何使自身的物流品牌做大做强?它的基石是什么?这是中国物流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以上所述,壹线团队认为:物流品牌基石包括两大层面的建设:

基础建设

专业化 专业化的物流实现了货物运输的社会化分工,可以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提高物流效率,在宏观上可以更优化的配置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发达国家,专业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平均在50%左右,如:美国占55%、日本占到70%。

从目前国内物流业的发展态势来说,专业化的物流产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一是新兴的物流企业,近几年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一些比较专业的物流企业,因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多规模很小,竞争实力有限;二是储运企业的扩展,其中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过设施、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改造,转变为现代意义的物流企业;三是其他相关行业的转型,如中国邮政在邮电分营以后,为了寻找获利点,已经把现代物流业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规模化 就物流本身的特点来说,物流企业必须要有一定规模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物流业务的服务范围一般来说是全国性的,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拥有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体系,才能顺利完成每一笔业务的收取、存储、分拣、运输和递送工作,而运转这样一个体系所需要的资金、人员、设备是巨大的,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才能维系得起来。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的历程看,物流市场最终走向规模化、深圳到盘锦物流集中化,形成了由几家大型企业共同垄断物流市场的格局。

我国现代物流业刚刚开始发展,绝大部分的企业无论是在体系、设施、资金还是技术上都很弱小,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自然发展来产生规模化的物流企业,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国内外环境也不允许,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应该制定综合政策来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并以市场规则来运作,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才有可能在短的时间内实现物流业的扩张,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设施自动化和经营网络化。

设施自动化是指货物的接收、分拣、装卸、运送、监控等环节以自动化的过程来完成。设施自动化涉及的技术非常多,如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通过这些自动化的技术设施,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拣、自动装卸、自动存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经营网络化是指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它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上的网络化。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都有完善的内部网和外部网,货物运行的各种信息都会及时反馈到内部网的数据库上,网络上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安排调度,自动排定货物的分拣、装卸以及运送车辆、线路的选择等;企业的外部网一般都与因特网对接,用户在因特网上就可以下定单、进行网上支付,并且对自已的货物随时可以进行查找跟踪。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比较晚,发展水平低,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在发佛山到来宾物流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一些技术设备在我国还很少见。今后我国物流业应该有意识、有重点地去采用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如电子定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识别技术、自动机械技术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程度,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际化 要求物流的发展必须突破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的限制,实现不同国家间的物流服务。国际化的物流通过分布在国际间的物流运送体系,以国际统一标准的技术、设施和服务流程,来完成货物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间的经贸往来日益深化,贸易的全球化要求产品和服务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这就为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国际化开始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对物流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物流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化的电子商务自然需要有国际化的物流来支撑,而且对物流服务的时间性、准确性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国际化将向一个新的层次发展,并将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即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有少数外资企业以各种方式进入了国内物流市场,国外物流业大规模的进入已经势在必然,他们在资金、技术、管理、运营经验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一些企业本身就是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与这些国际上的巨头同台竞技,中国物流业面临的挑战很大。二是物流企业本身的国际化。要实现世界范围的物流目标,物流企业需要有全球性的体系、设施、人员。就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说,离这个要求还很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有全国性的物流网络,短期内还谈不到向国外延伸,而像一些具有国际能力的运输企业,一般只从事国际间的干线运输业务,没有在国外的配送终端体系,形不成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企业。

形象建设

有了企业以上内部基础建设以后,物流企业同样面临着形象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彰显企业的整体形象,向外界有力地传递企业的视觉、理念、行为规范,并行成自身的品牌风格。具体体现在:

统一规范化 这里的规范指企业在围绕着“品牌核心价值”的战略之下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它包括:企业的理念规范(远景、目标、宗旨、使命等)、企业的行为规范(员工内部行为、员工外部行为)、企业的视觉规范(内部视觉形象、外部视觉形象)。

形象执行力 有了以上理念、行为、视觉的三大规范,企业要进行内外形象的彰显,通过企业内部及市场外部的载体,并有效地突出企业的精神、文化、服务、视觉等形象。

在物流品牌经营过程中,企业与员工对自身的品牌各层面的建设肩负着重要的维护使命,最终体现在品牌的执行力度,如果一切规范只流于形式,品牌建设等于纸上谈兵。

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是物流企业的基础建设,它是物流企业品牌得以长期竞争的法宝与趋势。壹线品牌专家组认为:物流企业品牌建设必须进行有效的企业基础建设,同时进行品牌形象导入,如果脱离了基础建设,其品牌价值最终也是无法体现。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