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指的是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一种较为高级的形式,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以邮件或者快递等形式通关,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快速演进等特点。其贸易过程必然产生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流动。当前主流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种,主要区别在于:B2B模式下,企业通常是线上发广告和信息,线下成交和通关,本质上还属于传统贸易,目前已经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而B2C模式下,企业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主要销售个人消费品,主要通过航空小包、邮寄和快递等物流方式,目前大多未纳入海关登记。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包括B2C和C2C两种模式。而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的翻译“物流”。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因此,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即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电子化手段贸易所带来的物流流动。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下行,为24.58万亿元。而2015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额则逆势而上,达3.8万亿元,较去年增长37.2%,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水平,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46%。跨境电子商务因为具备中间环节少、价格低廉和利润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另外,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除了第一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5个城市之外,广州、深圳以及青岛也相继获批了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与传统商业和境内电商相比,跨境电商及其带来的跨境电商物流像是一块开发尚浅的处女地,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机遇伴随着挑战,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朗。

二、文献分析

正是因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一领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本文应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截至目前所有公开发表的117余篇相关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进行检索,并根据不同标准加以分类,以期梳理出该领域的宏观研究动态,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些有益的资料文献。

(一)研究时间分类

数据表明,国内学者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的研究始于2009年。香港大学电子商务科技研究所的骆宗伟在《跨境金融物流服务创新及保税物流园区个案分析》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跨境金融物流的概念和框架,引入了案例,并分析了物流创新对于跨境金融服务可能产生的影响。按研究时间分类,2009年发表的文献占1篇,2012年发表的文献占1篇,2013年发表的文献占11篇,2014年发表的文献占40篇,2015年发表的文献占63篇。可见近两三年来,跨境电商物流的概念才广泛流行起来,且增长迅速,预计未来将持续直线上升。

(二)研究主题分类

由于该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研究早期,故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研究方向,研究主题除一般都会介绍的目前主要物流模式外五花八门,且每一种类所占比重都很小。因此本文将各文献研究主题按分类,得到:

就研究内容和关注点上看,主要有小额贸易(14篇)、问题及对策(13篇,因为二者具有极大的相关关系故合二为一)、跨境电子商务环境(9篇)、物流企业(8篇)、发展策略(6篇)、供应链(4篇)、B2C(4篇)、融合(3篇)、路径(3篇)、物流渠道(3篇)、自贸区(3篇)、物流成本(2篇)、制约因素(2篇)、区域物流(1篇)、物流信息平台(1篇)、课程教学改革(1篇)等,且往往都会提到通关和支付这两大问题。其中,乔华在《“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围绕跨境电商大背景下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根据电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结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的教学,针对现实实践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研韶关到临沂物流究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封云的《加快天津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思考》、杨云鹏的《自贸区空港物流综合信息云平台建设问题探讨》、丁俊发的《上海自贸区一周年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将各地自贸区、保税区发展的影响融入到跨境电商物流的研究中来。2014年以来的文献研究思路较之前明显更为开阔,体现了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美好前景和科研潜力。可见B2C模式是目前研究领域的主流,小批量、多批次的小额贸易仍是目前跨境电商物流的主要部分。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对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上,深度和针对性都不够。

就研究区域上看,主要有上海(4篇)、福建(4篇,包括平潭2篇、晋江1篇)、天津(3篇)、义乌(1篇)、东莞(1篇)、广西(1篇)等,大部分研究是根据全国形式泛泛而谈的,并未针对某个地区。显然沿海地区及大城市等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的研究更多更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天津等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跨境电商物流的研究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属前列,可见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就物流模式看,除对所有物流模式都有所罗列的文献外,针对性分析主要有邮政(10篇)、海外仓(9篇)、第三方物流(4篇)、第四方物流(1篇)、云平台(1篇)、空港物流(1篇)、智慧物流(1篇)、航运物流(1篇)等。表明邮政系统在“国际邮联”的支持下,享有费率低、覆盖面广的特点,海外仓和第三方物流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大有潜力且很受欢迎。

(三)研究方法分类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是一个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电子商务、管理科学与工程、运筹学、物流、金融等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背景不同,因此在切入跨境电商物流的过程中,往往也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根据研究活动的特征或认识层次,可以分为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方法。一般认为实证研究包括case study、field study、field experiment、laboratory experiment四种,理论研究包括概念型、说明型、概念应用型等。

所有文献几乎都使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而曾使用过理论研究的仅有10篇,占8.4%,且这10篇中仍有大量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仅是对现有事物进行归纳,而后提出假设,却难以证明。这符合社会科学的共性,也导致了研究工作的滞后性,前瞻性和对实际的指导作用不强。

同时,就本领域的研究模型来看,由提到的研究方法有SWOT理论(4篇)、协同理论(2篇)、Agent技术(1篇)、耦合机理(1篇)、非均衡发展理论(1篇)、结构方程模型(1篇)、钻石模型(1篇)、案例分析(1篇)。其中,SWOT理论、协同理论、耦合机理、钻石模型属于管理学方法,Agent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下属的软件工程方法,非均衡发展理论属于经济学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属于社会科学方法,可见管理学方法和模型仍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流,且大部分的文献仅有普适性研究方法,尚且缺乏专业性研究方法。这导致该领域的研究深度较浅,对于问题及对策的研究难以量化,往往流于政策等宏观环境的普遍性归纳,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不高。

(四)研究结论分类

就研究结论来看,主要有海外仓的建设(22篇)、信息化水平的提高(15篇)、政府资金的扶持和政策的创新(15篇)、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11篇)、专业人才的培养(11篇)、通关流程的简化(10篇)、法律法规的支撑(9篇)、标准化体系的建立(8篇)、第三方物流的推广(8篇)、物流网络的建设(8篇)、物流资源的整合(7篇)、专线物流的发展(6篇)、物流系统建设规划(5篇)、基础设施的完善(4深圳到阜阳物流篇)、第四方物流的推广(4篇)、国内物流企业的扶持(3篇)、退汇、结汇流程的便利化(2篇)、信用体制的完善(2篇)、外资的引进(1篇)等。国内的学者们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促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海外仓、政府扶持、人才培养等几点上,人云亦云,创新性不强。王林在《国际物流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两个市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一文中以拉詹的两个市场方法理论为基础,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国际物流绩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跨境支付和电子通关这两方面的效率对国际物流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技术应用和法律法规对跨境支付、电子通关的影响显著,法律法规对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应用对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显著的结论。除此之外,虽然大量的学者都将解决措施集中在了这几点上,但却鲜有人对于措施的科学性作出证明,结论都显得过于草率,有效性也难以保障。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2009年第一次出现不完整的跨境电商物流概念,自2013年广州到南京物流来,跨境电商物流的概念广泛流行起来,且增长迅速,预计未来五年跨境电商物流热度将持续直线上升。2014年以来的文献研究思路较之前明显更为开阔,体现了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美好前景和科研潜力。B2C模式是目前研究领域的主流,小批量、多批次的小额贸易仍是目前跨境电商物流的主要部分。沿海地区及大城市等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的研究更多更广,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邮政,海外仓和第三方物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大有潜力且很受欢迎。实证性研究比重远超理论性研究,管理学方法和模型仍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主流,且大部分的文献仅有普适性研究方法,尚且缺乏专业性研究方法。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对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上,且措施主要集中在海外仓、政府扶持、人才培养等几点上,人云亦云,创新性不强。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深度较浅,对于问题及对策的研究难以量化,往往流于政策等宏观环境的普遍性归纳,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不高。大量的学者提出的解决措施难以得到证明,结论都显得过于草率,有效性也难以保障。因此,预计未来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研究还将稳步增长,学者们的关注视角、研究方法和模型将不断开阔,应将更多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其中,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关文章

物流竞赛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

物流竞赛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影响摘要:0引言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目前,经历了多年发展的各种物流竞赛,已经形成了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

415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12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