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下旬,广州开始透露丝丝微凉。广州经济开发区的天空一片湛蓝,满地落叶缤纷。位于开创大道旁的“广州亚运物流基地”此刻显得尤为“安静”,在经历了亚运会和亚残会近一个月的“热闹”之后,如今已经回归到既往井然有序的状态。

作为民营物流企业的南方物流,以“2010年亚运会综合物流独家供应商”身份第一次参与顶级国际体育赛事物流运作。南方物流为打响“亚运之战” 筹备一年之久,并为开辟亚运物资的“绿色通道”费尽心思,南方物流在亚运项目中获得了品牌传播和赛事物流的双重经验与财富。

如今亚运盛宴成为了南方物流记忆中的一个完美符号,南方物流董事长官金仙在接受《物流》杂志记者专访时候道出了服务过程中的感悟,“说句心里话,民营企业赚的都是血汗钱,我们不能说不计较,作为民营物流企业能有为亚运服务的殊荣,我心里就只浮现出两个字,那就是‘值得’!”

为亚运保驾护航

《物流》:纵观历届国际赛事,例如近年的悉尼、北京奥运会都是外资物流企业争露锋芒,民族企业登上国际赛事舞台还是首次,当时您是怎样下定决定让南方物流担当亚运会的物流合作伙伴的呢?

官金仙:我并非张扬和高调的人,南方物流这十九年来也是稳健扎实走过来的。企业家在打牢企业根基的前提下,就做点具有传世意义的事情,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并且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2008年奥运会都是UPS和中外运独占鳌头,我在反思,南方物流能不能做家门口的亚运呢?在权衡大运会和亚运会之间,南方物流毅然选择成为亚运会的物流商。

就实际操作而言,我觉得南方物流具备了足够的本土资源来承担亚运这项重大国际赛事的物资调度工作。亚组委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考核,为确保亚运物流高效顺畅地运作,南方物流新建了一座4万平方米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仓库,作为亚运会物流基地。

这座中转库房是一个节点,这是我们和机场一空港物流中心竞争的一大资本。在拿下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很忧虑,但不到一个星期心就安静了,并成立亚运物流项目组,以刘贤练经理为项目总负责人,义无反顾用心筹备团队应对亚运项目。如今“双亚会”完满结束了,我们作为幕后的物流军团,也相当自豪。

《物流》: 物流是整个赛事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系统之一,但赛事佛山到克拉玛依物流物流和其他领域的物流相比,又必然存在很多意外。例如不确定因素极多,而且突发事件需要尽快解决。在实战亚运物流过程中,南方物流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刘贤练:南方物流承担着广州亚运会、广州亚残运会的综合物流服务,包括物深圳到湘潭物流资清关、仓储管理、货物运输、物资配送、场馆物流、物资回收管理等等繁杂和重要的物流运作。我们主要为物流中心服务,南方物流为亚运投入了服务车辆300多台,投入人力800多人,转运物资多达几千车次;物流服务涉及亚组委近百个相关部门,包括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专项工作团队等;并围绕亚运赛事运行设立了100多个服务网点。

我们借鉴了UPS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经验,为亚运服务让南方物流的整合资源能力得到了检验。例如临时组建人员、新建仓库、购置车辆、调剂托盘及电动叉车。服务国际性体育盛事,面对很多不懂物流的人,我们做到了乱中有序,沟通好细节,灵活指挥现场。这种经验,不是从咨询公司上课就能学到的,必须要实战。

官金仙:亚运和合同物流不一样,这里确实有很多不可预期的因素,应急的东西带来很多挑战。物流管理者不仅掌握基本的计划方法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计划失灵的各种情况。我们做到了临危不乱,因此也获得了亚组委和政界、媒体的认可,不得不说,这是我们家门口体育盛会,亚运成了检验民营南方物流十九年来成长的演练场。

《物流》:如今亚运会和亚残会相继结束,不管是政府、亚组委和媒体,都对南方物流的服务进行了高度的认可赞赏。南方物流这十九年以来,作为民族企业担当起义务和责任,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对此,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官金仙:作为民营物流企业的掌舵人,我伴随着南方物流走过了十九个年头,对南方物流倾注了很多感情,就像抚养小孩一样,个中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和忐忑。实战亚运物流,我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思维和走向。

我现在最大的感悟就是,南方物流已经经历了早期拼干线运输资本积累资本的阶段,我认为现在企业要有新的发展思维。作为领导者,要有胆识看准每一次机会,要和员工“上下同欲”左右协调,一起奋斗。大多的企业往往过于追求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一些深层东西的建设,从而丧失未来,有时候,也许慢下来才能走的更稳、更久。

这是很浅白也很深刻的肺腑之语,也许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扛起整个民营物流企业的运营要比男性更有魄力。放弃为深圳大运会服务的机会,而选择成为广州亚运会物流承运商,这或为南方物流的后续走向开启了一扇亮窗。

作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物流企业,南方物流实实在在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赛事物流的运作让我们得到了厚重的感悟,这是我们之前从没想过会涉足的应急物流领域,然而经历了,就悟道了人生中的一些东西,这并非钱就能买回来的,所以还是值得!”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悟道大彻大悟的智慧。官金仙回想起南方物流稳健走过的十九年风雨,满是感慨。

打造一个梦想

“为亚运服务,是用钱都买不来的人生历练” ,官金仙在访谈之间透露,“我们的员工指挥在为亚运服务的一线,连续多个晚上都没睡上好觉了。南方物流为此众心齐一,企业上下都有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为亚运服务好,这让我深感“值得”二字的要义。”

林永泉是南方物流负亚运项目经理,直到记者在会后对其进行采访的时候,他的眼里仍布满了血丝,“昨晚五点多睡觉,睡了几个小时就起来了,继续安排亚残会的物资调度工作。”

“上下同欲者胜”,这出于《孙子・谋攻》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官金仙对企业员工的团体战斗力表示深刻的赞赏,而对她个人来说,收获更多的显然是对于企业的管理思路的转变。“以前整个企业都是我说了算,但是现在不同了,南方物流就像我好不容易养大的小孩,现在想的就是怎样让他健康,怎样定义‘健康’,这就需要我思考员工和企业的关系。”

“健康的企业一定要允许存在反对的声音。” 官金仙说,“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坚持让企业‘上下同欲’,亚运项目让我看到,企业要和谐发展,我们的目标战线统一了,团队作战要有了更高的凝聚力量,企业才能长久。”

“这是我对于南方物流寄予的一个梦想”。官金仙说,“走过十九年时间,我更多考虑企业的走向,包括怎样处理企业内不同的意见,怎么让企业做得更有意义,因为企业的路子还很长。民营企业家总有一种很顽固的想法,唯我独尊,我在以后的决策会允许更多员工自主的声音,注重企业人性化管理,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

“确切来说,通过了亚运项目,我的管理思路才有了深刻的转变,为什么贴钱的项目还要硬着头皮干下去呢?但是为家门口的体育盛事服务,那种油然而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我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亚运物流项目促使我对企业将来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思维和走向。”

“我们都没有特别伟大的人生,很多事情不去尝试运营,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也不知道团队士气对塑造企业的作用。”官金仙说,“作为一个企业家,我要实实在在为员工想想,为什么他们要忠诚并且归属企业,凭什么呢?企业不设身处地站在员工的处境着想,吹捧得多好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形式且浮浅的。”

企业有企业的理想,员工有员工的理想,当领导者能让二者的理想统一,小企业也便成长为大企业。这是经历了大风浪之后的人生顿悟,也是走过了物流行业摸爬翻滚的起步阶段之后的领会――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很难生活,所以一个好组织,必然要给予归属感和安全感,关怀照顾,通过工作岗位使员工拥有成就感,才谈得上发展组织文化。

“南方做到今天,要健康,要长久,靠的就是团队。我们要有统一的认识,企业是老板的,也是员工的,老板要实实在在的想他们的问题。说得夸大一点,还是要回归到“上下同欲”的管理,上下同欲左右协调,我要让我的员工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事业在南方开展是有价值的,而不广州到乐山物流仅是金钱纽带的作用。在精神面貌上有共同的体现,在同一个精神绳线上,人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真正归属你,那才是真正是你的,这种理解在当今尤为深刻。”

“我希望员工能在公司干出点成就来”官金仙说。

从运输到供应链

“未来南方物流要在广州打造一个采购与供应链的分销平台”,官金仙说,“伴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应对现代物流变局的重要性。” 未来3-5年南方物流集团将在广州地区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分销中心,2011年将实施企业创立以来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南方国际分销中心。

南方物流以拼干线运输起家,在实践中创造及实施了“TCL家电物流联盟伙伴模式”、“公路货运安检安全保障体系”、“通讯行业物流交钥匙工程”等领先于业界的现代化物流运作模式。如今的业务仍涉及一般第三方物流,还涉水新型业务模式,例如组织珠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亚湾危运石化物流,还与其他企业共同合作投资经营华南地区采购与分销的供应链平台。

目前,南方物流集团是一家现代化综合服务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广州、东莞、无锡、惠州、中山、重庆、成都、新疆等八大物流基地,总占地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20多亿元人民币。

《物流》:从您的介绍来看,继亚运物流项目之后,塑造华南采购分销渠道,进行采购分销集成管理将是南方物流未来的又一大举动。您对于这个平台的建设思路是怎样的呢?

官金仙:我规划未来以广州为中心物流基地的思路在中长期计划中仍是不会改变的,打造的华南地区的采购分销平台,要达到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为企业采购分销总部的国际性采购、分销、配送集聚发展的综合服务。这个分销平台占地要将近40万平方米,而且要整合最优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配置高效能的人才团队建设,继而做大南方物流的民族品牌。

《物流》: 是什么让你如此坚持广州中心物流基地的建设,南方物流在全国八大基地,其他基地有何规划?

官金仙:人往往在太多的选择面前就会容易犯错误。有时候需要让思绪慢下来,沉淀一些想法。南方物流在广东的根基最为深厚,而且我看准了华南地区的零售与采购物流分销潜力。这里是南方物流的大本营。有很多人在我面前建言,这八个物流基地的建设方案,但我坚持,绝对是要把南方物流的广州基地搞好,才会考虑全国其他地方的基地。否则容易犯错误。为了打造这个最后一个梦想,一定要在物流界作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物流》:您如何挖掘到南方物流发展华南国际采购与分销一体化项目的商机呢,将会如何整合资源运作这个项目?

官金仙:我们有理由看到华南地区,广东省国际采购分销体系日渐形成。尤其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心脏辐射地带,商贸物流存在巨大的远景。在这样的前提下,“南方国际分销中心”迎合了时代的机遇,这是广州市现代商业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和临港经济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支撑项目,我们因此投入了40万平方米的基地面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不遗余力。我们将会依靠有实力的单位投标,届时这个平台由我们来共同经营。比如说在冷链领域,我们要有放开的心胸吸纳贤才,力争把这个平台建设成为我国现代采购集成、分销代理、供应链管理创新发展的试点项目。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步伐加快,政界和企业界对于加大对农超对接重点示范项目关注日渐提上议程。农超对接是未来社会商贸流通的的一个发展方向,商超在农田里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巨大的利益诱惑会让各大零售商大大加快建立农产品直采基地,也让不少第三方物流商看到了个中的商机。

《物流》:您是如何看待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共荣共存的博弈关系的?

官金仙:竞争的合力往往产生于产品之外的要素之中,比如平台、服务、互动、分享。物流从来都是合作又竞争的行业,我们对物流只是“运输+仓储”的概念应该改观,物流不是要做多大,而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官金仙看到了竞争的合力,因为谁也不能一支独大。随着南方物流试水更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官金仙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更为透彻。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知名教授迈克尔・库素马诺曾说,“我需要别人的资源,比如说信息化的建设我会选择和别人合作,因为这一块不是我这个公司最擅长的事情,一定要和别人分享,把核心竞争力保存。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合作共赢。”

《物流》:您说到上下同欲,决定投入亚运会之前,团队有没有持有反对意见的呢?未来,随着南方物流有更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开展,你怎样衡量管理层的意见,甚至是二三线员工的建议?

官金仙:有反对意见,但我还是坚持做下来了。但作为决策人,我必然会在新的投资项目当中给予管理层话语权,也应认真聆听每一位员工给我的建言。未来南方物流不一定在干线运输有更多的举动,实操性的干线运输在创业初始比较适合,但现在我不会再投入更多的精力了,不和其他3PL企业搞价格战,未来的物流发展必然走向台阶更高的层次,那就是做好物流与供应链平台工作。我相信并非很多民营企业能达到这个层次,招商局做这个事,也不是做得很好。”

“我的能力可能会有限,但我的价值观一定要让员工感受到事业在南方的价值,他们会有新的发展。我会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重视员工的事业心。”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设想,他提出员工应该发展自己的技能,并认为领导者善于倾听就是一种激励员工的好办法,而且企业领导者还应该让员工自己思考。而官金仙则倾向于为员工打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形式和平台,在此基础上再提供给员工一个发展的机会。

也许这样,他们会更容易幸福,也只有幸福的员工才能有幸福的企业、幸福的老板。如果公司不能为员工带来归属感、幸福感,那不能算是个好公司。官金仙透露,该采购与分销的供应链分销平台的项目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尤其在面对一个变化不定的市场的时候,稳定的策略不仅会给员工带来安全感,更会因此收获员工的忠诚和随之而来的收益。

相关文章

发展国际物流业的优势和劣势

摘要国际物流是随着贸易国际化而发生的。冷战结束后,贸易国际化的势头越来越盛,若干地区已突破国界的限制形成统一市场,建立关税同盟,这使国际物流出现了新的情

284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22日

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提升措施探讨

摘要本文对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发展状态、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简单阐述,从问题解决以及发展需要入手,探讨物流运输管

202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7日

丽水特色产品网络销售物流解决方案

摘要近年来,随着丽水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健康意识逐渐加强,绿色、健康、养身的农特产品

140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7日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

摘要分析了C/S模式与B/S模式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S与B/混合模式的新的体系结构模型,该体系结构对于开发全新

308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3日

支持物料追踪的物流管理模型

摘要为解决离散企业物流管理及其过程中的相关质量问题,分析了离散企业的物流过程,提出了支持物料追踪的物流管理模型;针对

166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2日

迎接图书自动化物流的新挑战

计划在2007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配送中心,是目前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的自动化图书配送中心,其库存能力达到6万托盘(约20亿码洋),日

168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8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