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由于物流产业对物流需求和资源的极大依赖,在节点和空间布局以及物流功能的聚集方面都表现出对产业集群的附着性和粘滞性。而反之,集群式物流的发展程度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作为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又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产业的根植性,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熟。所以,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和集群式物流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应。各行业的发展规划中也将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加以引导。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有利于为产业聚集区服务的原则来进行物流产业布局。由此可见,通过何种物流发展方式更好的为北京市的产业集群服务就成为物流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北京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尝试性提出集群式物流的概念,并将对北京区域经济发展中特色产业集群和集群式物流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

一、北京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将产业集群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范式。重点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而这种服务型、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导致了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非港口贸易中心”,出现了明显的“三地分离”。同时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导致了“双转移”的趋势。这些对于原有的物流模式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非港口贸易中心

北京是以智力产业集群和服务业产业集群为主导,出现了总部基地和供应链核心企业聚集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下,北京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非港口贸易中心。从1995年开始北京市服务业比例开始不断增加,到去年,北京市服务业占到城市经济70%的比例。北京以占全国4%左右的经济总量支持了全国服务货物贸易总额的10%,以及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24%,支持了全国15.3%的服务贸易进口。

而在北京的服务贸易收入中,金融保险业占全国的比例达到39%,通讯邮电业收入达到82%,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收入达到44%,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达到46%,专利使用特许费达到49%,咨询费达到36%,电影和影像达到68%。北京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保险业、通讯邮电业、建筑劳务领域、计算机和信息业、咨询以及电影和影像业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2、产业链三地分离

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地理意义上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产业聚集,通过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的临近性和合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加速知识的传递,实现规模经济性和集体学习效应。但是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对于现在北京的知识型产业集群并不适合。

北京的产业集群表现出鲜明的“三地分离”。也就是进出口交易活动所在地与货物通关的港口所在地和产品制造所在地三地分离的趋势。北京不是最大的产品制造所在地,但是北京调度了全国很多城市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活动。北京也不是重要的港口,但是在北京海关却发生了1581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贸易交易额。因为北京优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成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的聚集地,承担了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但是较高的综合商务成本却迫使企业将很多低附加值和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产业环节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例如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分工中,河北和天津承担了产业链上大部分生产制造功能。

3、 “双转移”的发展特点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在一国之内或者是在国际范围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北京的产业集群发展,就体现出了在这种产业转移和集群之间分工合作的变化关系。

一方面,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正在从原有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化增长转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这就必然会向国内其他地区转移已经相对成熟或者是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的要求,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分支机构。北京作为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正在承接着从发达国家转移来的部分产业链功能。而随着北京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环节向北京转移。

二、北京市产业集群对物流功能的选择

物流产业作为重要的非生产性服务产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辅助作用。但是,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直接的决定了对物流功能需求的变化。基于北京市服务型和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我们能够总结出对于物流功能的要求上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化:

1、集群联动

由于物流产业对物流需求和资源的极大依赖,在节点和空间布局以及物流功能的聚集方面都表现出对产业集群的附着性和粘滞性。而北京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性明显,且带有明显的跨区域协作的特点。所以,要求物流的各种功能布局能够符合相应区域的产业集群的特点。同时能够将各种需要的功能进行联合的定位。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配套程度,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北京市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就要求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轻小短薄,但是对于服务的标准要求较高的特点。例如在北京市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亦庄经济开发区,所以在通州马驹桥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产品的物流服务商。

2、虚拟集成

北京作为最大的非港口贸易中心,有大量的贸易额是在此发生,但是货物的实际生产和货物通关分别在不同地点。而且由于在高科技行业中的虚拟企业的大量存在,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物流中的信息流、商流和物流分离,并且复杂性日益提高。

这就要求在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协调性和标准化,实现物流产业内部的标准统一,物流各相关功能的接口统一,物流企业对外服务的界面统一。同时需要在物流行业和其他的非生产型服务业的企业实现集成化的运作。为了解决现有的产业链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联合的问题,应该将物流的不同功能进行虚拟集成。例如,北京的很多外向型的企业的出口货物都是通过天津港口出境。但是为了能够将物流的功能更加的顺畅,北京市建立了朝阳口岸在北京市内完成通关,在港口实现了作业的最终完成。

3、无边界借力

所谓无边界借力其实包括了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服务深度加强和在物流行业外部服务范围的扩展。随着产业集群的“双转移”趋势的逐渐加强,北京市产业集融入国际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步的提升。而地域的广阔性和对物流服务要求的多样性,使得大多数的区域性的物流公司都很难满足,这就要求能够将不同水平,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物流服务商进行联合。实现能够灵活提供不同网络覆盖要求和不同服务水平要求的产业集群。

同时,由于在产业集群中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的资源和管理水平所限,需要大量的外包服务。而物流是其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物流应该成为一个整体的服务网络的核心。以物流产业为核心聚集相应的产业服务企业,完成对企业集群的整体性服务。

三、以集群式物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对于物流服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物流的产业得发展对于产业集群的聚集效果和产业的根植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配套特性,能够对产业集群形成巨大支撑作用的物流产业,将会对北京市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集群式物流发展将会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所谓集群式物流是指为了配合相应的产业集群,在特定的区域中形成的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非生产服务型企业群体。这种集群式的物流发展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内部化合作用

集群式物流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嵌入式发展,能够起到内部化合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深圳到延边物流般来说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叫做内核部分,这是指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和集成效应,这是一种内涵式的集群的发展。另一部分叫做辅助部分,是指集群中的企业通过与集群配套的非生产服务型的企业而形成的产业的根植性和内聚性。通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由集群的内核部分来带动,逐步地向辅助部分扩散,但是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较慢。如果能够有适合产业集群的非生产服务型企业的配合,能够以良好的产业环境带动产业聚集的形成,从而实现发展动力从辅助部分向核心部分的渗透。对于北京这种产业聚集但是产业链环节分离的发展模式,如果能够通过现代物流的集群式发展,配合服务型产业集群和知识性产业集群,将会极大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外部修整作用

产业集群内部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发展动力。对于知识性产业来说集群的创新性非常重要,企业相互之间存在一种竞争企业正式或非正式地接触时,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会很快地流通,从而促进创新。正如马歇尔所言珠海到浙江物流,“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搭便车”行为是制度变迁的障碍。如果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被别人模仿或无偿享用,则处在模仿地位的企业会失去创新的动力。研究开发、为新产品做广告等创新活动对大企业是值得的,而对小企业则得不偿失。所以小企业会把精力花在模仿上,只等“搭便车”,因而失去创新的动力。而集群式物流能够通过统一的接口和界面系统使得产品的信息、销售的渠道等变得透明化,汕头到滁州物流能够帮助克服创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起到外部修正作用。

3、中间搭桥作用

好的物流服务基础能够吸引优良的企业和更多的优质资金进入到产业集群中来。随着通讯设备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进,传统物流的区位优势重要性下降,而取而代之的是物流服务的综合成本。如果没有良好的物流综合服务,即时能够引进优秀的企业,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产业土壤而影响他们的创新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综合服务,原有的“土著”企业也不能够参与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不能够清晰的比较自己和其他企业的差距。从而受到“路径依赖”的限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四、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特殊的产业集群特征需要创新性的集群式物流发展来配合。这两者之间能够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此,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都要加大力度,采取适合可行的办法促进集群式物流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系

相关文章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发展,为很多行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互联网化”也已成为推动物流全行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从车货匹配APP

2050查看详细
2020年10月19日

技工院校智能物流教学改革策略初探

摘要智能物流作为技工学校物流专业(智能物流方向)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如何通过智能物流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成

2040查看详细
2020年09月01日

改进物流成本核算的思考

目前,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我国企业努力的方向,但是传统的成本核算却不能提供有关物流成本的准确信息。事实上,传统的以计算产品成本为主要目的的成本核算体系已将物

2210查看详细
2020年08月25日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